纺织行业微利时代 佛山一家代工厂之死
来源:中华纺织网作者:lara时间:2013.07.18
为了不和自己原来的客户“抢食”,亿海工厂专门推出了主打年轻时尚男装的系列品牌,主打品牌为“威廉骑士”。“公司为此专门组建起一支‘特种部队’。”曾小峰表示,公司对自主品牌寄予厚望,专门筛选了10人团队,进行为期3个多月的培训课程,然后再按区域,把员工分派到各地,寻找代理商。
亿海工厂的思路是希望通过代理商制度,先把市场铺开,随后一步步建立起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等。虽然当时业内也有很多企业在推自主品牌,但由于在代理商门槛上设置得不高,一年后,负责该项目的曾小峰发现,已经招揽到了40多个代理商。
自主品牌的创建似乎进展不错,但却在此时戛然而止。“投入了大概几百万元做这个品牌,但在招商完成后,却没有继续进行品牌推广投入。”曾小峰对此颇有微词,放弃对品牌推广费用的投入,间接宣告了品牌创建失败。单靠代理商直接来铺市场,“威廉骑士”品牌在此后迅速淹没在众多不知名品牌中,网络上几乎搜索不到这个品牌的信息,消亡得无影无踪,如同亿海工厂砸进去的数百万元一样,石沉大海。
对于为何突然中止对品牌推广投入,林辉回忆道,一来是在公司当时确实已经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更重要的是2010年发生了一件令整个张槎乃至佛山纺织服装行业心寒的事件——十年成行成市的环市童服城突然遭遇拆迁命运,业界许多人将其解读为,自己所在的行业已经越来越不受欢迎。
有着这种念想的亿海工厂一度想搬离佛山。公司的总经理在次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露,已经在和江西、安徽等地商谈投厂的问题。他对搬厂的理由解释为“在多重压力下,无论如何开源节流都无法阻止企业经营下滑的趋势”。
“最后还是因为投入成本太高的问题,放弃了搬厂的想法。”林辉说道。但亿海工厂依旧还是希望尽快摆脱微利ODM的艰难现状,他们再度想到了创建品牌。受曾少量为高尔夫球品牌服饰代工的启发,这次他们想到了高尔夫球服饰品牌。
在2010年底筹谋了半年后,林辉以为年后就会开始新一次品牌创建攻坚战,结果仅仅一个月后,公司负责人袁东突然宣布改做高尔夫球体验馆,通过高尔夫球教学,以教代促。“做实业太难了。”林辉告诉笔者,提出新方向后,袁东曾向他反复念叨道,自己的工厂数百人没日没夜地干,却不如别人一家投资公司几个月赚得多。
显然,亿海工厂在2011年时,决定寻求跨业的救赎,同期,置地凶猛的品牌服装厂雅戈尔早已几次刷新杭州的土地出让单价,而在佛山的陶瓷行业,则已经有累积上百亿的资金涌向了房地产。
但亿海工厂依旧没有得到眷顾。这家设在创意产业园的高尔夫球体验馆光一季度的物业管理费就达30多万元,还不算其他的运营成本。林辉抱怨道,“这得卖多少件衣服才能赚回来?”而更令人心碎的现状是,直到亿海工厂宣布倒闭清算前,这家体验馆仍旧未到达收回成本的阶段。
陨落
资金链断裂亿海死在融资路上
在纺织服装行业,亿海工厂是十年老手,但在资本市场,它却是个新手。它早前并不知道,比融资金额更高的,是融资成本,但多次转型尝试的失败,微利的订单,过高的企业运营成本,让它耗去大量资本乃至出现赤字,它不得不通过融资贷款来填补窟窿,而过高的融资成本,让窟窿越来越大,最后成了无边的黑洞,瞬间将它吞食。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