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纺联陈树津:再塑纺织集群经济优势
来源:中国服饰新闻网作者:时间:2013.12.25
关于应对纺织集群经济面临的挑战问题,因为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一种空间的组织形式,所以,我更多的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谈应对的建议。我认为, 要再塑纺织集群经济优势,包括巩固老优势,创造新优势。
纺织集群经济之所以过去发展迅猛,因为集群地区创造和发挥了许多比较优势,发达国家不好比,发展中国家也没法比,这些优势成就了集群地区的业绩。在当前形势下,虽然有的比较优势已经失去了,比如低工资成本,但仍有众多优势在继续支持着集群经济发展,比如当地党委政府在政策措施上的鼎力支持、独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产业与专业市场互促互动、专业信息在区域内迅速传播、已经起步的公共服务,等等。这些老的优势,集群地区要进一步巩固完善,充分发挥,做到到极致。比如现在电商发展迅猛,产业集群地区在与专业市场已经密切联系的基础上,怎么把企业组织起来,把电商手段融进去,发挥物流配套等作用,使这个优势更加扩大。巩固老优势也要有创新的思想。
同时,我们还要抓住时机,创造集群经济新的优势。要看到党的十八大制定的方针政策,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等为创造集群经济新优势提供了条件,提供了可能。举个例子:劳动力问题,这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最要紧的问题,过去东部沿海地区,企业有订单,不怕没人干,走了一拨又来一拨,工资水平可以几年不变。后来慢慢人员紧张了,企业不断采取措施,除提高工资外,不仅改善职工宿舍条件,还提供临时夫妻房,甚至帮助解决子女上学等问题,千方百计留住工人。但是户籍问题解决不了,长期住房问题解决不了,社会保障问题解决不了等等,职工队伍很难稳定。现在中央对城镇化问题有了目标政策和措施,纺织集群的县、镇就能利用城镇化的政策帮助企业稳定职工。中央要求工业化和城镇化实现良性互动,城镇化要真正做到人的城镇化,产业集群地区能否利用提供就业的优势,借助城镇化,从而形成聚拢、稳定劳动力,挖掘人口红利的新的优势。认真学习中央十八大、三中全会、经济工作、城镇化工作等一系列会议精神,结合发展纺织集群经济实际,研究应对面临的挑战,可能会有新收获。
创造集群经济新的优势,还有几个建议作参考。
集群间合作协同发展的优势。 目前,试点集群达到197个,绝大部分具有专业特色,纺织各个行业、各个生产环节、各种产品都有,还有专业市场集群,有很好的链接、互补、集成、协作的条件。过去,我们做过一点促进协作的工作,集群之间也有自发结盟的。在这次复评中,许多集群提工作建议时,希望加强集群之间的交流协作,这说明我们集群之间开展协作上还做得不够。相关集群之间协作,有利于较大范围的集成创新、产业互补、差异化发展、降低成本、开发市场、扩大销售,共同提升竞争力。今后,联合会要加强这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各集群之间也要积极开展,要把它形成集群经济的一个新的优势。
公共服务的优势。 2003年杜钰洲会长提出产业集群地区要建设对中小企业服务的创新平台,并亲自抓广东西樵镇培育,后来西樵经验推向全行业。这些年许多集群地区建立了公共服务平台,而且公共服务的内容也有很大丰富。我们有19个集群公共服务平台被工信部确定为示范平台,联合会也确定了37个示范平台。但是总体上讲,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还不平衡,发挥作用也不够,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让它真正成为促进集群发展的一个优势。
区域品牌的优势。产业集群地区产品特色都比较突出,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有名气,这给叫响区域品牌打了很好的基础。区域品牌有非常好的公共效应,当它被社会、广大消费者、广大相关企业认可后,区域里的产品都会具有竞争力,“一荣俱荣”,同时带来了市场和效益。但是做到这点不容易,区域内所有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无论生产高档、中档、还是低档产品,在诚信、质量、社会责任,等等都不能出问题。否则“一损俱损”,区域品牌失去光泽。纺织区域品牌不仅会给纺织企业带来好处,还会给地区各个方面带来积极影响。要精心铸造。
区域管理的优势。 因为我们现在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他的特色在于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优越的做法融合起来。较早形成产业集群的地区,大部分是自发起来的,后来各级政府看到了产业集群造福百姓,具有发展潜力,于是在区域里统筹规划,一村一品,一县一业,集中一些公共资源进行发展,终于形成了区域纺织特色经济,这就是一种管理。也是因为地方党委、政府掌握一定的权限,所以这种管理才成为可能。实践证明,这也和中央城镇化会议上指出的推进城镇化“既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精神相符合。实施这样的管理就是集群的一个优势。现在的老集群在各种挑战面前,需要产业升级,需要调整,坚持按照经济规律要求,遵守国家大政方针,顺势加强管理就会集群健康、持续发展。像绍兴柯桥区(绍兴县),佛山西樵镇都是面料为主,他们根据环保的要求,对染整产业持续发展都做了很好的调整,这两年陆续在发展。而新集群大都在中西部形成,更多的是为承接产业转移,往往是以工业园区的形式出现,这类园区是产业集群的高级形式,由于是近期建设的,又有老集群建设的经验借鉴,所以占有后发优势。在新集群的建设管理上,就是要用后发优势,破解挑战。
以上想到的几条,提出来与大家交流,算是抛砖引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今天的集群工作会议,三个论坛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请十几位县、镇领导就面对各种挑战,如何实现集群经济持续发展这个主题发表看法,谈他们的工作体会和思路。他们的实际经历多,经验丰富,善于思考,一定能讲出许多精彩的东西。也希望集群地区的领导和同志们和我们一起,大家好好学习中央这几次会议的精神,结合《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建设纺织强国纲要》,共同努力,再塑纺织集群经济的优势,使纺织集群长盛不衰。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