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纺联陈树津:再塑纺织集群经济优势
来源:中国服饰新闻网作者:时间:2013.12.25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陈树津
在2013年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萧山)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美丽的萧山召开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在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形势背景下召开的,上个月召开了三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本月10日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日召开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14日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等等,特别是中央几次会议对集群经济工作来说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也可以说为集群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
今天这个会议和大家沟通、交流两个问题,一是关于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第二次整体复评情况;二是如何看待集群经济面临的形势和今后的应对。
一、关于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第二次整体复评情况。
自2002年开始进行的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工作已经过去了十年,这十多年纺织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纺织产业的重要基础。2002年第一批试点集群有38个县、镇,到2010年第一次复评时,试点集群达到164个。第一次复评当年,正值“十一五”即将结束,“十二五”踏上新征程之际。复评的目的,一是请各集群地区认真回顾一下本地区纺织集群经济的发展,看一看成绩,想一想经验,找一找问题,理一理发展的思路;二是根据试点协议,总结一下联合会和集群地区政府在这个平台上合作怎样,以便今后更好地为集群经济发展服务。第一次复评结果有4个集群地区退出试点,同时又新发展了15个,这样最终有175个集群地区与纺织工业联合会签订了“十二五”期间共建协议书。这个协议书比上期协议书丰富了内容,比较全面的明确“十二五”期间共建工作的具体任务。
这次复评,我们依然采取自评与重点考察相结合、以自评为主的方式。各试点集群都比较详细地写出了自评的报告,回顾了这三年的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集群地区在进步。比如都制定了“十二五”纺织产业发展的规划,制定出台了各种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又比如在科技创新,设备更新改造,品牌建设,环境保护,完善产业链,加强社会责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同时,也谈到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思路。特别是在填报的2010、2011、2012年三年的各项经济指标中,看到了各个产业集群都有了新的提高和增长。比如两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超2000亿的县级地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和绍兴市柯桥区,2012年合计销售收入超过5000亿,比2010年增长了38.5%。再如中部湖北省有5个试点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共增长68%,又如西北四省区有五个集群,他们增长62.7%。这里不再细说,请大家翻看一下刚编辑的《中国纺织产业集群谱》,就会有比较详细的了解。
这次参加复评的175个试点地区,最后有170个通过复评,还有5个地区退出了试点行列。所以,从总体上大家肯定了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工作,这也给我们增强了信心,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联合会与试点集群政府及各地协会一起努力,促进集群经济的发展。
再向大家汇报几个数据。这次通过的170个集群,还有近两年列为试点不参加这次复评的19个集群,以及刚评审通过的8个集群,现在共有197个试点集群。根据这197个集群报来的统计数据(剔除重复计算),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达344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900亿元,规模以下企业9500亿元。根据试点集群规上、规下企业的数据关系和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国纺织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5.57万亿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推算,2012年全国纺织产业主营收入总计约为7.9万亿元。197个试点集群约占44%。同时,197个试点集群共有纺织企业18.4万户、职工926万人。试点集群地区确实具有很大的规模,举足轻重。2016年,将对197个集群地区进行第三次整体复评,期望这些地区又有新的进步。
二、如何看待集群经济面临的形势和今后的应对。
一般来说,面对形势都会讲“挑战与机遇并存”。今天只是说纺织产业集群经济面临着各种“挑战”。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越来越放开,改革开放初期又遇到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纺织产业从“四小龙”地区也含欧美向外转移,加上纺织业界的同仁们努力奋斗,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经济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一路顺风顺水,直到2008年遇到国际金融危机开始,麻烦和挑战不断来临。现在可以说,我国纺织产业集群不管是东部地区比较早形成的老集群,还是中西部地区开始发展的新集群都遇到各个方面的挑战。
首先,在人员方面。过去,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人力资源充沛,工资水平比较低,一下子把“四小龙”欧美国家挤的干不下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变了。现在,东部集群地区远距离异地就业人多,流动性大,屡现招工难、留人难;而中西部集群地区,人员紧张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还遇到了青年人择业观念的挑战,遇到了服务业等其它行业竞争的挑战;原来集群地区缺乏技术人才,设计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等情况,虽然有很大改善,但离新形势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职工工资待遇方面,东部职工工资节节上升,中西部地区也不慢,纺织职工的工资在加工工业中比较低一些,涨的快可以理解。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提高工资、保险、福利待遇是应该的,这对纺织企业来说是必须面对的。而在企业领导者方面,集群内几乎都是民营企业,数以十万计的企业领导,他们的知识水平、管理水平、社会责任意识是否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所有这些都可以说是很大的挑战。
第二,在环境方面。土地问题,东部集群地区要获得新的工业用地已经很难了,中西部地区现在也不是太容易,中央也正式提出了“减少工业用地”的要求。环保问题,现在要求越来越严,今年实行新的标准,印染废水排放指标要求很高,东部地区在花很大的财力进行治理,中西部地区则对新进来的印染项目控制严格。江西省只批了一个纺织印染集控区,在奉新县,5万吨指标,其中2万吨还是生活用水。还有,纺织集群基本在县镇区域里,许多纺织企业就在乡里、村里,许多还是家庭作坊,安装机器设备生产,生活区里混杂着生产。中央在城镇化会议上提出“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已经细化到这样的要求。这些都是环境问题对集群地区的一个挑战。
第三,在市场方面。把几个问题归在这里。比如,棉花市场,这两年管理的结果是国内用棉比国际每吨高几千元,在棉纺织产业集群地区里,小企业成片倒下,不是倒闭就是歇业,尽管现在国家棉花政策也在调整,逐步进行,棉纺集群企业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又如品牌,特别是服装等最终产品,市场销售这两年一直是在向品牌企业集中,集群里大量的是中小企业,许多企业不甘心贴牌,自己创品牌又不是容易的事,出路在哪;再如销售模式,纺织集群与传统销售专业市场密切结合一直是集群经济的优势之一。现在,电商销售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怎么面对。再比如,就我们的消费水平,市场里高、中、低档产品都得有,现在一谈转型升级,出现的误区就是都搞高档产品,搞高附加值产品,集群中那么多的企业怎么可能都去搞,搞出来又卖给谁,应该怎么面对市场需求去指导企业。
第四,在国际竞争方面。由于我们国家经济持续高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现在是东南亚的国家在制造业中具有低工资成本的比较优势,因此,我们国内向这些地区转移了很多订单,并且还有很多投资项目,在纺织产业中,集群受到的冲击最大,失去了一些就业的机会和赚钱的机会。这种现象还在持续。并且一些国家也在开始集群化的发展纺织产业。还有诸多挑战不再历数,集群地区的领导和同仁会有体会的。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