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工业网首页

“环保推手”破解发展瓶颈 辛集探索皮革产业重获新生

来源:中华纺织网作者:lara 时间:2013.06.08

导读:皮革业是辛集市第一大支柱产业,辛集市现有皮革企业1356家,从业人员达8万余人。但长期以来,辛集皮衣85%以上出口俄罗斯,走的是以量取胜之路,产品粗放、品种单一、质次价低。

  对此,巴利凯表示,下一步辛集将科学定位园区功能,合理布局园区产业,提高园区特色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除了形成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河北辛集经济开发区,以煤化工、盐化工为主导的新城清洁化工园区和皮革工业园区三大省级园区‘三足鼎立’之势外,还要加快推进新垒头、位伯、府东、张古庄等具备产业特色的园区进一步创特色、上规模、成集群,其他园区也重新制定发展方向,逐步从综合性园区转向专业性园区。”

  规划产业布局、定位园区功能,辛集将这一工作融入到了整个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

  在辛集城乡规划网上,笔者找到一张辛集市近期建设规划图。图中右下角的一大片长方形红褐色区域尤为显眼,这里就是建设中的新城清洁化工园区。“按照规划,三类工业企业,也就是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企业将集中搬迁至这里,按照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低碳化的标准改造、生产、治污。”辛集市城乡规划局局长申玉山介绍,为了使城市规划与产业调整能够有效对接,他们已对《辛集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做过数次微调。

  对于辛集这种处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攻坚阶段的城市来说,如何实现产城融合、产城互动,是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申玉山表示,“产城融合”首先是要把产业和人口合理地融合在一起,让城市不仅能够生产,还要适宜生活。

  基于这样的思路,辛集市在将三类工业企业外迁的同时,也将部分基本无污染的新型工业企业调整至城市周边,同期配建基础设施和休闲场所,以吸引人才聚集。“为了适应未来的城市发展,我们还准备制订强制性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比如居民区达到多少就必须配建什么规模的学校、多大范围内配建什么等级的医院及变电设施等等。”申玉山说,制订强制性的配建标准,对于辛集来说还是第一次。

  与之相配套的还有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在规划图上,笔者可以清楚地看到,未来在辛集城区主干道的商业地块比例将大幅增加。除此之外,商业服务设施的品质也将提升,如由原先单一的写字楼改造提升为大型综合商务中心等。

  “环保推手”破解发展瓶颈

  说起辛集的经济支撑,不只皮革,化工、钢铁也属其传统优势产业。

  然而,这三大产业曾经的辉煌却难掩如今日益增强的环保约束带来的困局。是抛弃原有传统优势产业还是让传统优势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辛集选择了后者,不过这种选择已打上深深的环保烙印。

  他们首先开始了对皮革、化工等产业的升级改造。

  在辛集市制革工业区里,笔者看到制革企业一家接一家,而紧邻这些制革企业的就是辛集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总排污口可以看到,经过多道程序处理的水,闻起来没有异味。

  污水治理是制革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推荐资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会员中心

版权所有 © 2019-2020 服装工业网 冀ICP备190247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