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棉价持续倒挂 短期内收缩空间不大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作者:时间:2013.06.24
“想进口国外便宜棉花,就要按比例吃进国内的高价棉。”绍兴县一家纺织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国内棉花价格与国外棉花差价前不久已跌破4000元/吨,但为保护棉农而制定的收储政策,以及对进口设限的配额制度,仍让棉纺产品生产企业面临高额的成本压力。
国内外棉价倒挂
短期内收缩空间不大
为了保证棉农利益,我国从2011年开始实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国内棉价围绕临时收储价上下波动。但这一做法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国内外棉价差。受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及丰产预期影响,近两年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呈持续下跌走势,国内外棉价差最高时曾超过6800元/吨,如今差价仍在每吨3500元至4000元之间,这对纺织行业竞争力产生较大影响。
巨大价差不仅让大企业苦不堪言,那些规模小或者以生产中低档棉纱为主的企业,则面临行业洗牌的痛苦。“国内外棉价差在每吨一两千元以内时,行业尚可通过技术进步、品种开发进行对冲。但棉价差拉大到每吨三四千元甚至更多时,高企的成本带来的亏损很难通过其他方式弥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同一时间,除了原料以外的汇率、劳动力成本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棉纺企业的利润。
今年以来,国内外棉价差距不断缩小,截至6月19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在19320元/吨,与外棉差价已跌破4000元/吨,这让部分纺织企业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但不少专业人士预测,短期国内外棉价收缩空间不大。“今年差价能保持在每吨3000多元的水平已不容易了。”
压缩企业成本
加快转向非棉产品步伐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部分棉纺企业在国内外高额的棉花价差面前,并非望而却步,而是纷纷加快转向非棉产品的步伐,重新开辟市场。
“以前是棉纺产品占大多数,但今年企业的出口总量中涤纺产品占了65%以上,棉纱订单还是有的,但是量少,所以影响不是特别大。”绍兴县独树一帜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雪峰告诉记者,金融危机之后他们也根据国际形势判断,往欧美出口的棉纺产品少了,便转而向南美、俄罗斯等市场进军,开拓中低档市场,以比较实惠的价格争取薄利多销。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