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更新机械设备发展轻纺业遭遇挑战
来源: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作者:时间:2014.02.11
导读:柯桥轻纺产业发展规模大,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及能源成本的上升,更新纺织设备,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成为当地纺织产业转型发展的唯一出路,但是一次性购置设备及后续维护成本使得轻纺企业生存压力巨大。
柯桥总面积仅1080平方公里。纺织业占柯桥整体工业比重的60%以上,2013年1~11月,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09.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大纺织业产值达1876.54亿元。然而近年来,随着劳动力、能源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这个以轻纺业为特色经济的江南小城正面临着巨大挑战。
机器换人成为柯桥轻纺企业的“救星”,不过随着机器换人的走红,轻纺企业的经营压力也越来越大,一次性设备投入费用会让原本就薄利的企业雪上加霜,一次性设备购置以及后续维护成本,加之微薄的利润,使轻纺企业生存压力巨大。但若不换,日益攀升的劳动力成本也可能会让企业被淘汰出局。
不过,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成本日益攀升、用工荒等问题已经成为柯桥轻纺业头上的一道紧箍咒。在此背景下,绍兴作为浙江省唯一承担工业转型升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城市,机器换人在这里迅速走红,越来越受到轻纺企业青睐。
以坐落于钱清镇的绍兴华茂化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茂化纤)为例,该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涤纶纤维的大型加弹厂,年产涤纶加弹丝15万吨,目前拥有员工1000余人,用工荒曾是公司挥之不去的噩梦。不过近年来,随着产业技术转型升级的逐步推进,智能化机器越来越多地介入华茂化纤的日常生产活动。高安洪介绍称,公司购买了很多进口加弹机,包括德国原装进口的巴马格机台46台,日本TMT公司33H机台42台,目前已经投入了3000多万元。
实际上,华茂化纤的机器换人并非个例。数据显示,目前柯桥区共有化纤面料生产企业3400多家,形成了从PTA、聚酯、化纤原料、织造、染整到服装、家纺的完整产业链及市场产销体系,这些产业的上下游都属劳动密集型。
柯桥区引导鼓励企业通过更新装备、革新工艺等加工技改投入,推行机器换人,2013年1~11月,全区机器换人投资完成184.72亿元,同比增长55.9%,占全部工业投资的72.7%,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大机器换人投资力度。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认为,无论是在浙江还是全国,机器换人都是大势所趋,浙江多年来以区域经济为特色,以中低端产业为主,真正自主创新的产品不多,现在处于经济低迷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交会期,提高科技含量,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唯一出路。
高安洪称,公司推进机器换人,主要是为了缓解劳动力短缺,以及完成新增订单,提高产品竞争力,“原来的机器用人多,总是坏,而且速度慢”。
机器换人,在柯桥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周如生看来,是柯桥轻纺业迎来的第七次革命—智能化,此前,柯桥轻纺业先后经历了引进纺机、无梭化革命、国有私有化的体制革命、走向国际的国际化革命、设计人才等带来的创意革命、信息化革命。周如生告诉记者,轻纺产业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急需先进的设备变革制造模式,而机器换人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改变生产工序协调性差、质量稳定性不高等现状。
实际上,作为制造业大省,浙江工业升级换代早已暗流涌动。来自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一份针对机器换人项目的调研显示,84家规模以上企业中,32家企业对机器换人有迫切需求,另有46家企业表示会在政府的激励之下开展机器换人。
机器换人成为柯桥轻纺企业的“救星”,不过随着机器换人的走红,轻纺企业的经营压力也越来越大,一次性设备投入费用会让原本就薄利的企业雪上加霜,一次性设备购置以及后续维护成本,加之微薄的利润,使轻纺企业生存压力巨大。但若不换,日益攀升的劳动力成本也可能会让企业被淘汰出局。
不过,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成本日益攀升、用工荒等问题已经成为柯桥轻纺业头上的一道紧箍咒。在此背景下,绍兴作为浙江省唯一承担工业转型升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城市,机器换人在这里迅速走红,越来越受到轻纺企业青睐。
以坐落于钱清镇的绍兴华茂化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茂化纤)为例,该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涤纶纤维的大型加弹厂,年产涤纶加弹丝15万吨,目前拥有员工1000余人,用工荒曾是公司挥之不去的噩梦。不过近年来,随着产业技术转型升级的逐步推进,智能化机器越来越多地介入华茂化纤的日常生产活动。高安洪介绍称,公司购买了很多进口加弹机,包括德国原装进口的巴马格机台46台,日本TMT公司33H机台42台,目前已经投入了3000多万元。
实际上,华茂化纤的机器换人并非个例。数据显示,目前柯桥区共有化纤面料生产企业3400多家,形成了从PTA、聚酯、化纤原料、织造、染整到服装、家纺的完整产业链及市场产销体系,这些产业的上下游都属劳动密集型。
柯桥区引导鼓励企业通过更新装备、革新工艺等加工技改投入,推行机器换人,2013年1~11月,全区机器换人投资完成184.72亿元,同比增长55.9%,占全部工业投资的72.7%,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大机器换人投资力度。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认为,无论是在浙江还是全国,机器换人都是大势所趋,浙江多年来以区域经济为特色,以中低端产业为主,真正自主创新的产品不多,现在处于经济低迷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交会期,提高科技含量,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唯一出路。
高安洪称,公司推进机器换人,主要是为了缓解劳动力短缺,以及完成新增订单,提高产品竞争力,“原来的机器用人多,总是坏,而且速度慢”。
机器换人,在柯桥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周如生看来,是柯桥轻纺业迎来的第七次革命—智能化,此前,柯桥轻纺业先后经历了引进纺机、无梭化革命、国有私有化的体制革命、走向国际的国际化革命、设计人才等带来的创意革命、信息化革命。周如生告诉记者,轻纺产业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急需先进的设备变革制造模式,而机器换人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改变生产工序协调性差、质量稳定性不高等现状。
实际上,作为制造业大省,浙江工业升级换代早已暗流涌动。来自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一份针对机器换人项目的调研显示,84家规模以上企业中,32家企业对机器换人有迫切需求,另有46家企业表示会在政府的激励之下开展机器换人。
标签:柯桥
相关阅读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