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走出去”期待更多政策驱动力
来源: 国际商报作者:杨溢仁 有之炘时间:2013.08.28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0%。尽管增幅显著,但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政策在如何更好地引导、支持、服务企业“出海”方面仍有改进余地,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活力和转型成败。
对外投资延续高增长态势
商务部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327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06亿美元,同比增长20%。
数据显示,1~7月,我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7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到357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1%,同比增长76%。其中,对美国、澳大利亚、欧盟、东盟、俄罗斯的投资分别实现了278%、78%、74%、33%和21%的高速增长。
据商务部介绍,有近九成的投资流向了商务服务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和制造业五大门类,而对建筑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采矿业的投资更是成倍高速增长。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经济增速减缓正在促使各公司寻找海外发展的机会,以提振营收业绩。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我国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合作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开始显现,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对外投资的信心。目前,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知名度、影响力、竞争力正在显著增强。在这样一个趋势下,我们相信下半年中国对外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企业“走出去”仍存挑战
记者通过调研和采访发现,尽管国内企业“出海”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在此过程中,企业经营层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是企业海外投资战略不明确。普华永道企业并购服务部合伙人刘晏来认为,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失败的首要原因在于企业缺乏全面的战略规划和商业计划,缺乏交易架构设计的意识和经验。企业要明确自己希望从投资或并购中得到什么,交易达到什么样的指标才值得投入,才能避免盲目地追逐机会。
其二,是企业管理体制相对落后。上海市商务委外经贸处副处长孔福安坦言,国内企业文化通常将人际关系凌驾于组织机构关系之上,缺乏制度和决策的透明性;而西方企业文化侧重团队合作、监管透明。因此,我国的企业文化及商业模式与国际通行惯例仍有距离,这也导致跨国并购的融合成功率较低。
其三,是企业适应国外的法律、监管、税务及政治环境的能力尚有缺陷。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夏尊恩告诉记者,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案中,美国方面最关心的敏感问题,包括企业的国家所有权和控制权、未经授权的技术转移、国家融资或补贴以及在敏感国家和地区的活动和投资等。然而,中国企业极少配备有精通海外战略、国家法律及监管体系的内部法务机构,也不太善于同国外媒体沟通。
其四,是控制风险能力欠缺,海外投资保险(放心保)发展不足。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指出,虽然政治风险发生概率较低,但其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却无法估量。如在此前利比亚危机中,我国企业的保险覆盖率仅为合同金额的5.68%,而世界范围内海外投资的保险覆盖率则为15%。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