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市进入淡季企业订单锐减
来源:中国服装网作者:时间:2013.06.06
“6、7月份是纺织企业的传统销售淡季,这个月我们每天的订单量比上个月下降了近七成,这种情况恐怕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东莞市一中型织布厂负责人日前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棉花现货行情基本还算稳定,但随着淡季的到来,后期棉花价格恐不容乐观。
记者在广州、东莞、佛山等地的纺织企业也了解到,目前不少纺织企业的订单量较上月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开平地区一些投产不久的织布厂由于没有订单,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将几乎全新的织机折价出售。
“我们当地的纺织品大多是出口至海外。除去淡季因素影响外,不断走高的人民币汇率对纺织品出口也非常不利。”东莞市超顺纺织配件公司负责人陈晨表示,公司的纺织配件销往全国各地,进入淡季后订单量下降了近一半,开机率大为降低。
织布厂接货能力有限,直接抑制了棉纱需求,目前国内棉纱库存正逐渐走高。“现在国内的纺织企业棉纱库存约为35天,而之前约为30天,接下来还可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白银棉业研究员郭银英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中国棉纱月度平均进口量在15万吨以上,月度净进口量在10万吨以上。“棉纱进口没有配额限制,国家只征收17%的增值税和不高于5%的进口关税,虽然现在国内外棉价差有缩小的趋势,但进口棉纱对企业仍有更大的吸引力。”陈晨表示,随着淡季来临,虽然进口棉纱的需求可能会有所减少,但在纺织企业的困难时期,进口棉纱的价格优势仍较为明显。“这就意味着在淡季来临后,国内棉纱的需求空间还将会受到进口棉纱的进一步挤压”。
近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公告称,为了满足纺织企业的要求,将加大进口棉的投放力度。“目前抛储的成交率偏低,国储棉又尚未公布8—9月份的抛储计划,若这两个月不再抛储棉花,要完成本年度的抛储计划,6、7月份的成交比例就需从现在的28%提高到50%左右,这意味着后期棉花的抛储力度将加大。”东证期货上海营业部总经理杨志江表示,为了完成抛储计划,国储棉未来有可能会加大2012年度新棉和高等级棉的投放力度。而加大抛储力度的措施显然会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国内棉价形成压力。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