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集群化发展迅速 未来十年大有可为
来源:中华纺织网作者:emma 时间:2013.02.18
近日,发改委网站发布《纺织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发展专题》,指出近十年来,我国纺织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取得高速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发展还不平衡,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国际化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未来十年仍将大有可为。
专题指出,近十年来,我国纺织工业高速发展,纤维加工量占世界的比重从2000年的25%上升到2010年的51%,这其中产业集群地区是提升加工总量的主力军。如2011年萧山、绍兴、桐乡三县的化学纤维产量就达1100多万吨;邹平、长乐两县的纺纱产量就达1500万锭;盛泽、西樵、湖塘、党山等几个镇就有20多万台织机;江苏海门三星镇的家纺产品2011年销售额就达500亿元。
专题分析,纺织业取得这些成绩主要有五方面的原因:
一是投资带来了规模的扩大。民间资本为各集群地区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浙江大唐、许村等5个镇2011年总资产达到659亿元,比2001年增长342%;江苏盛泽、新建等五个镇2011年总资产达到1179亿元,比2001年增长628%。
二是注重科技创新,科学发展。各产业集群普遍采取规划先行办法,克服发展的盲目性。集群地区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日益提高,产品逐步升级换代,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不断涌现,两化深度融合也取得重要进展。集群地区许多企业建立了国家级、省市级的技术中心,有的还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许多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三是重视完善产业链及配套措施。近年来,产业集群地区注意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加大投入,重视产业链的配套、完善,以继续保持着竞争优势。与此同时,集群地区的专业市场、电子商务也快速发展,与产业形成很好的互动,增强了纺织集群的竞争力。
四是更加重视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无论是善待员工,还是善待环境,集群地区整体都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一线工人工资每年都以10—20%的速度递增。职工宿舍居住条件、福利待遇、文娱生活等也得到很大改善。
五是区域品牌、企业自主品牌不断成长。企业的品牌意识逐步增强,发展模式从追求数量规模到注重质量品质,从来料加工、贴牌生产到建立自主品牌,提高品牌贡献率。许多产业集群针对自主品牌发展制定了各种鼓励政策。在支持企业搞好自主品牌的同时,区域品牌战略也取得重要进展,带有纺织特色的区域品牌不断出现,被社会不断认知。有的省市还开展了区域国际品牌的创建工作,让区域品牌走上世界。
另外,专题也指出,过去十年,纺织产业集群地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涌现了一批转型升级见成效,具有新型产业集群内涵的地区。但发展还不平衡,技术创新、品牌创建、设计研发、营销管理、国际化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十年仍大有可为。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