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工业网首页

裘皮产业链上价值延伸 发展前景广阔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作者:时间:2013.01.24

导读:中国裘皮企业步入国际时尚前端的梦想越来越接近现实,裘皮行业产业链中创造利润最大的环节是养殖,越往后利润越薄。国际裘皮的价格由拍卖行决定,这是个非常复杂的体系,风险也很大。

  有着“开年第一展”之称的第39届中国国际裘皮革皮制品交易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从本届交易会参展企业发布的产品来看,中国裘皮企业越来越能贴近国际市场的需求。无论是款式,还是色彩,都具有了一定的国际视野。这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中国裘皮企业步入国际时尚前端的梦想越来越接近现实。

  交易量与去年持平

  被世界裘皮行业视为年度风向标的中国国际裘皮革皮制品交易会一直有“小交会”之称,是由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三利广告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国际性专业时尚展会。交易会展示面积达3万平方米,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挪威、丹麦、芬兰、俄罗斯、土耳其、韩国等10余个国家的近300家国内外知名裘皮企业前来参展。在国际经济形势正在趋于转好的背景下,包括国际毛皮协会、哥本哈根皮草拍卖行、芬兰毛皮拍卖行、北美裘皮协会、美国西雅图毛皮拍卖行等国际知名裘皮组织和机构悉数到场。交易会为期4天,国内外专业参观商达2万人。

  随着国际裘皮行业的重心不断向中国转移,在今年的交易会期间,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裘皮分会这个新的行业组织应运而生,青年企业家毛皮委员会也正式启动。这标志着国内裘皮行业有了与国际对接的行业组织,这对于中国裘皮行业的市场发展、价格监管、渠道建设等多方面将产生积极影响。交易会以海外客商订货为主,内销为辅,自1975年举办以来,一直是令裘、革皮业界瞩目的国际专项商品交易会。每届交易会都有大批美、欧、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客商云集于此,洽谈订货,展示创新式样,交流信息。“中国裘皮产业发展趋势是向上的,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裘皮分会的成立和青年企业家毛皮委员会的启动,标志着国内裘皮行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未来一段时间,随着中国裘皮企业品牌意识的增强,产品质量的提高,中国将成为世界裘皮产业的领导性市场。中国国际裘皮革皮制品交易会也将伴随着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发挥出趋势发布及市场整合的引导作用。”中国国际裘皮革皮制品交易会秘书长王烨表示。

  当笔者问及本届交易会时,交易会副秘书长王意说:“由于欧洲经济不景气,交易量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

  裘皮服装设计大赛选拔人才

  交易会首日当晚,一场以“青春style”为主题的2013中国国际裘皮服装流行趋势发布会精彩呈现。同时,作为中国国际裘皮革皮制品交易会的时尚活动之一,今年的NAFA杯第九届中国国际青年裘皮服装设计大赛暨2013国际毛皮协会(IFTF)设计大赛也在当晚举办了作品展示会和颁奖典礼。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马思彤凭借作品《old-future》获得金奖,北京工业大学的陈旭和浙江科技学院的胡拓凭借《分割线》、《REMIX》分获银奖和铜奖。

  担任此次活动决赛的评委有中国国际裘皮革皮制品交易会秘书长王烨、北美裘皮拍卖行副总裁戴安萍、著名时尚栏目制片人钱丹丹、著名服装设计师吕越、《时尚芭莎》杂志主编苏芒等。本届大赛的赞助企业北美裘皮拍卖行NAFA每年会赞助全球6个国家和地区的裘皮服装设计大赛,今年北美裘皮拍卖行副总裁戴安萍对本届大赛从活动组织到选手作品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赛区的选手无论在设计思路、服装工艺还是主题创意上都有闪光点,选手的整体水平远远超出其他赛区的选手,非常期待能在未来的国际大赛上看到中国选手的作品。”

  本届大赛前3名获奖选手将代表中国参加2013年春天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2013国际毛皮协会(IFTF)设计大赛,与来自30个国家的选手同场竞技。同时,他们还获得了由NAFA赞助提供的“NAFA之旅”,远赴加拿大参观学习。“我准备做成衣设计,做自己的品牌。”金奖得主马思彤踌躇满志地说。银奖得主陈旭说:“我认为设计应与市场相结合,以后我要做成衣时装设计师,但不会放弃皮草设计。”而获得铜奖的胡拓则表示今后要进入皮草这个行业做设计师。

  产业链上的价值延伸

  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升,人们消费意识的不断更新,毛皮服装服饰将日趋普及,裘皮革产业从毛皮动物养殖、毛皮鞣制染色加工、裘皮服饰设计加工到成品销售等产业链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那么,在这条产业链上,哪个环节的利润最高呢?针对笔者的这一问题,国际毛皮协会执行总监朱丽叶·贝利表示:“裘皮行业产业链中创造利润最大的环节是养殖,越往后利润越薄。国际裘皮的价格由拍卖行决定,这是个非常复杂的体系,风险也很大。”中国暖帽开拓者马克西姆(国际)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凯彪说:“养殖的利润最大,尤其是卖种最挣钱。”

  张凯彪向笔者介绍:“我们一直做东欧市场,主要是俄罗斯,由于大环境不景气,销售额略受影响。2012年,我们在国内市场试水,但仅仅开了一条门缝。国内市场形势不大乐观,戴裘皮帽的较少。一顶裘皮帽的售价在国内和俄罗斯都是7000元左右,而开发一个新款的成本就要5000元,再加上其他环节和10%的利润,在国内市场很小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收回成本。只有做东欧这种需求量大的市场,才能赚钱。”

  裘皮制品的热爱者,除了是追求奢华的时尚人士,许多人还把裘皮制品看作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这给了设计者更大的空间,裘皮革不再只为保暖,而成为一种时尚元素,进而催生出不同面料和毛皮的拼接、毛皮饰品等以适应市场的新变化,这种趋势可以使设计生产企业拓展思路,开发新产品,以追求利润最大化。

  朱丽叶·贝利表示,裘皮革企业一定要与时尚相结合,把产品线拉长,不要只局限于做裘皮,要把引领潮流的时装纳入到产品体系中来,以拓展自己的财富空间。裘皮除了在服装、鞋包上广泛应用之外,在项链、钥匙链、名片夹等饰品、家居、车用领域也有热销趋势,前景广阔。

推荐资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会员中心

版权所有 © 2019-2020 服装工业网 冀ICP备19024797号-1